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卷一中写道:“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谷,指主食;昌,指身体健康,这句话意思是吃得下饭,身体才棒。
这句古语充分道出了主食的重要性。谷物主食能维持旺盛的生命,保证身体健康。中医认为“四时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而谷物主食是胃气的主要来源。《黄帝内经》中也有“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认为五谷杂粮才是养生的根本。
其实,“安谷则昌”的思想和现代营养学的理论也是一致的。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五谷杂粮等主食位于宝塔的底端,是整个膳食结构的基础。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告诉我们,在食物多样化的前提下,日常饮食应以谷类为主,它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和一半以上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