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柿子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钙、维生素C、胡萝卜素、糖和蛋白质及铁、碘等微量元素,具有清热、润肠、止血、降压的作用,对高血压、大便秘结、痔疮出血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柿子有美容减肥的特效。常食鲜柿子,可治疗黄褐斑、养颜。而用一个青柿子与30克桑枝一起用水煎,每天喝1—2次,则有减肥的功效。而把鲜柿加工成柿饼后,每天吃3—5个,则有美容去斑的奇效。
民间用柿子疗疾的吃法也很多。生食柿子就有润肺祛痰、健脾、止咳、止血、解毒的作用。如果发现高血压患者有中风的预兆时,即以鲜柿榨汁,每日用汁半杯,用米汤调服,即具急救之功效。
吃柿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空腹不能吃柿子,因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和果胶,在空腹情况下它们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达到小肠,就会聚集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如果不能自然排出,就会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
2.每次不要吃的过多。柿子中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铁、镁、锌等矿物质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矿物质,故多吃柿子容易使人体缺乏这些矿物质。每次吃柿子以不超过200g 为宜。
3. 吃后要漱口 柿子含糖量高,且含果胶,吃完柿子后有一部分留在口腔及牙缝中,加上鞣酸质的弱酸性极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故而吃过柿子后应及时漱口。
4. 柿子皮不能吃。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都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
5. 忌与蟹、鱼、虾一起吃。中医螃蟹与柿子都属于寒性食物,故不能同食,很易凝固成块,形成胃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