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疗文化源远流长,“药食同源”、“药食同宗”的说法古已有之,食疗不仅是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也是对抗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癌症这种世界难题来说也不例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患者往往因不能正确认识食疗的作用而影响了治疗效果。癌症患者食疗的误区有哪些?应如何正确看待食疗的作用?本文邀请了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专业首席专家李佩文来进行解析。
夸大或忽视食疗作用
唐代孙思邈有言:“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饮食与健康关系之密切无需赘述,而在癌症的发病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有专家指出,中国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吃出来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
癌症是吃出来的,那能不能把它“吃”回去?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分明是个伪命题。没错,癌症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又岂是饮食就可以消灭的。
然而,仔细一想,实际上不少人却对癌症食疗存在这样的奢望:严格控制饮食癌症就不会进一步恶化,甚至是企图完全依靠食疗来消灭癌症。李佩文指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食疗在癌症治疗中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它可以辅助、弥补药物等其他疗法的不足,却不能代替药物、放疗、化疗、手术等之功效,我们不能过度夸大它的作用,避免因小失大。
那么,食疗是如何对癌症的治疗起辅助作用的呢?恶性肿瘤细胞无限制地快速增殖是癌症的一大特点,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必然耗费人体内 的大量能量。“癌症病人通过饮食治疗可以加强营养补充,可以扶植身体的正气,提高元气,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癌症的复发和再患其他癌症,从而起到缓解癌症病人临床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的重要作用。”
食疗膳食中许多是食品是药品的一部分,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完全取代药品,更不能取代药疗等肿瘤的常规治疗,而应在借助食疗提高机体体质和免疫力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综合治疗;
当然,只注重手术、放化疗等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不重视饮食调养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各种针对肿瘤的治疗手段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机体的正常细胞,导致正气的亏损,如果不加强饮食调养,最终会导致正气的溃败,反而失去治疗的机会。
勿入“饿死肿瘤”和“补药抗癌”的歧途
人体的正气与肿瘤,就如同生长在同一片土壤上的稻苗与杂草,膳食补充就像是给土壤施肥。杂草生命力旺盛,其快速生长必定会夺走稻苗所需要的大量养料,导致稻苗营养不足,此时,如何施肥需要十分讲究。
在癌症的“施肥”方面,我们常常会听到两种说法,一种是“癌症患者要控制营养摄入,饿死癌细胞”,另一种是“癌症患者抵抗力差,要多进补”。李佩文教授称,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不利于癌症患者的康复。
“过分强调癌症患者饮食清淡,不注重营养补充,这样做最后肿瘤没饿死,人却会被活活饿死!”据专家介绍,从生理上讲,肿瘤细胞对营养的摄取确实要比身体正常细胞快,但是即使不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肿瘤仍以旺盛的糖酵解形式消耗机体的骨骼肌,损伤机体免疫功能。也就是说,即使肿瘤病人整天不吃不喝,肿瘤细胞仍可疯狂生长。
与这种做法不同的是,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上升,“进补”也成了一热门的话题。民间通常认为常规的手术、放疗、药物治疗大多伤及元气,认为“虚了就要补,补得越多就越好”,因此主张吃大鱼大肉。而有些癌症患者面对市面上众多的“抗癌补药”或保健品,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配合医院所开药品同时食用。有的人甚至放弃正规治疗孤注一掷在“补品”上,将它们视为救命的稻草。
其实,这种做法有失偏颇。李佩文表示,“中医补药有寒、热、温、凉、平等不同性质,而食疗应该是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情况辨证施膳,而不能一味的强调进补,切忌贪多求快,急于求成。假如病人的体质是热性的,就不宜吃大鱼大肉进补,而是要多从植物中摄取蛋白来补充营养。
热性体质的人通常舌头红热,大便干,身体经常发热,此时可以吃点清热解毒的东西,喝些菊花水,多吃青菜水果。”据了解,有的人数种补品一齐饮用,或每日饮用6-10支人参蜂王浆,服用后口干舌燥,性情烦躁,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导致相反作用。
专家强调,扶正的中药只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并不能代替现代的肿瘤用药。用补药取代现代正规的肿瘤用药也是不可能的。各种保健品,虽均有一定的功效,也称之为功能性食品,但并非“药效”。
同时,消费者也应注意,近年来,“治癌”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一些营养品打着可以防癌的宣传旗号,在细胞培养皿或者在动物身上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营养品经过询证医学的对照研究检验,在人身上能防癌。
本文章转自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