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名为《体检没查出肺癌致延误治疗患者获赔偿12.5万》的新闻在医疗界引起了小小争论,尽管这场医疗纠纷以马先生获得12.5万元赔偿费得到平息,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思考:为何肺癌晚期患者,在10个月前的胸片体检时查不出?体检中心到底有没有责任?体检时如何正确看待胸片拍摄这项检查?带着这些疑问,39健康网邀请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杨庆生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解答。
肺癌患者10个月前的胸片显示正常 专家称完全有可能
这位患者既然已经“右肺癌IV期,伴全身转移”,为何10个月前的胸片却显示正常?针对这个案件,杨庆生主任认为,绝大多数的肺癌晚期患者,比如在10个月前(也就是体检时),肺部应该是有肿块的,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个例。这个案件的判断标准,应该分两种情况:假如这张胸片拿给其他的专科医生看,发现该片有异常,体检中心则要承担漏诊延误病情的责任;假如这张胸片所有医生看后一致表示未从该片上发现异常,体检中心则无需承担责任。这是关键点。然而,他特别指出,即使“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也并不代表胸部没有肿块,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肺部肿块比较小。这是由胸片拍摄本身的局限性决定的。肺部肿块的直径小于0.5厘米甚至1厘米的肿块,都有可能从胸片上看不出。而肺癌不是一种突然患的疾病,它是肺部肿块由小到大、逐渐长大的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胸片看不见,并不代表肺部没有肿块。
第二,肺部肿块的生长部位较隐蔽。一般而言,长在肺部周边的肿块更容易被检出,而靠近心脏、脊柱、肺门等处的肿块,容易被这些脏器遮挡而漏掉。杨主任特别指出,事件里提到体检结果显示“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其中“胸部正位片”就为以上靠近心脏、脊柱、肺门、纵膈等处的肺部肿块提供了漏诊的机会。
第三,肺部肿块的密度比较低。从影像学来看,肺部的正常组织密度比较低,而心脏、纵膈、脊柱等部位的密度比较高,若肺部的肿块本身密度比较低,会更容易与正常组织混淆,从而进一步增加通过胸片发现可疑点的难度。
综合肺部肿块因大小不同、生长位置不同、密度高低等客观因素,加之医生的经验不同等主观因素,“胸部正位片”没能发现肺部肿块,是完全有可能的。
胸片拍摄 依然是体检中筛查肺癌的一项重要项目
既然胸片拍摄有这么多局限性,那么对于普通人的体检,还有没有必要进行胸片拍摄?“胸片还是有必要做。”杨主任指出,“对于正常人群的日常健康体检,普通X线如胸片,对肺部病变具有很特殊、很重要的作用。”在目前众多的肺癌检查项目中,每项都有其适应症,各自有好处,也有不足,因此需要综合几个项目各自的优缺点,全面确诊。
杨主任指出,和目前大多数体检机构只拍摄胸部正位片不同,他在门诊经常接触到一些怀疑自己肺部有问题,主动到医院来就诊的患者时,医生一般会让患者同时拍摄正、侧位片。因为一些在胸部正位片里易躲过的肺部肿块,通过拍摄侧位片,可以换个角度发现肿块的踪迹,从而进行下一步的确诊,如CT等。因此,同时拍正侧位2张片,更能提高胸部肿块的检出率。
此外加上检查费用价格偏低,少则几十元,多则一百多元,胸片拍摄还是体检中筛查肺癌的一项重要项目。
高危人群体检 可进行低剂量螺旋CT
那是不是在体检中只用拍摄胸片呢?杨主任补充到,对于肺癌高危患者,如吸烟指数超过400(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如果每天平均吸1包烟,即20支烟,抽了20年,那么吸烟指数就是400),长期从事矿工、建筑工人、长期吸入废气尾气较多的环卫工人、交警等,家里有肺癌患者的家属,45岁以上的人群等等,最好每年都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肺癌筛查可做一个针对胸部的低剂量螺旋CT,它的优点在于更易发现患者肺部小于1厘米的小肿块,而且因为是低剂量,辐射较少。缺点在于费用比较高,需要400元左右,假如经济条件允许,可做此类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 不要过度迷信
针对有些患者过度相信肿瘤标志物检查的现象,杨主任认为“不要过度迷信”,在一些医院常做的肿瘤三项、肿瘤十二项等,里面包括CEA检测、铁蛋白检测、β2微球蛋白检测,这些检测的结果如果比正常值高一点点,并不代表就一定患有肺癌,如果比正常值高很多,也只能证明身体里有肿瘤,并不能确定发病部位就在肺部,可再通过其他检测项目,采用排除法,最后定位肿瘤是在哪个部位。
如何能在体检中更有效地通过廉价的胸片早发现肺部肿块呢?
第一,胸片优于胸透。体检中胸部X线检查有胸透和胸片,胸透多见于入职体检,而胸片拍摄多见于日常健康体检,因胸片可以留底保存,假如凑巧你是入职体检,又比较关注肺部情况,建议自掏腰包,把胸透改成胸片,以后可以拿着胸片多咨询几位专业医生,以免漏诊。
第二,拍胸部正侧位片更保险。因为肿块易躲藏的部位在脊柱旁、心脏侧面、肺门附近,可在拍摄胸正位片时,主动要求拍摄一张胸侧位片。
对于肺癌的筛查,不要一味否定胸片的作用,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体检项目,也请患者多配合医生,顺利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这样才能更加尽快地发现肺癌,及早治疗。
本文转自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