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人气医生

科室

前列腺炎支原体膀胱炎输卵管堵塞、积水

您当前位置:疑难病咨询医疗网 >> 专家博文 >> 妇产科 >> 妇科 >> 浏览文章

调理月经不调的中药民间偏方3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日期:2015年09月05日访问:

8.jpg


  1.调经膏(五)

  【组成】潞党参120克(米炒)炙黄芪120克,厚杜忡120克,煅龙骨120克,剪芡实120克,龙眼肉120克,核桃肉120克,莲子肉120克,甜冬术90克,当归身90克,炒白芍药90克,生地黄90克,熟地黄90克,净山萸肉90克(盐水炒)推山药90克,云茯神90克,甘枸杞90克,潼蒺藜90克、白蒺藜90克,滁菊花90克,炒酸零仁90克,川断肉90克,怀牛膝90克,女贞子90克,旱莲草90克,桑椹肉90克,椿根白皮90克,远志肉45克,炒子芩45克,川黄柏45克(酒炒)炙甘草45克,霜桑叶60克。再加驴皮胶250克,龟板胶120克,鳖甲胶120克“上胶均以陈酒烊化),白纹冰糖500克。

  【制法】膏滋。上药均精选地道药材,用水浸泡一宿,浓煎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浓缩成清膏,再加驴皮胶、龟板胶、鳖甲胶,煎熬;再加冰糖,搅拌均匀,文火收膏,以滴水成珠为度。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日早、晚各服1大食匙,用温开水冲服9伤食、停食暂缓服数日,待愈,再续服之。

  【功能】补益气血、滋补肝肾、佐调经束带兼安心神。

  【主治】月经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薄、淋漓不断、头目眩晕、腰背酸痛、白带如注、质稀如水、神疲肢软、时心悸怔忡、寤而少寐、口干舌疮、大便燥结、舌红苔薄黄腻、脉濡细数。

  【出处】引自程爵棠《百病中医膏散疗法》。


  2.调经散(一)

  【组成】苍术12克,陈皮6克,杭白芍9克,川厚朴3克,当归12克,柴胡9克,云茯苓18克,薄荷6克,生白术15克,粉甘草3克,大黄廑虫丸18克(中成药)。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4.5克,每日服3次,于饭后吞服。

  【功能】消瘀通经。

  【主治】月经不调、过期不潮、伴有消化不良、吞酸较甚者。

  【出处】引自朱良春《章次公医案》。


  3.育坤散

  【组成】制香附120克,全当归50克,川芎片20克,炒白芍药40克,白茯等40克,粉丹皮25克,益母草膏50克(烤干)

  【制法】散剂。先将香附去净毛,分4份,用醋、酒、生姜汁、童便各浸泡一宿,晾干微炒,与其他药物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5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20天为1个疗程。

  【功能】活血调经、理气止痛。

  【主治】妇女月经失调、提前错后、先后无定期、血量或多或少、经色或淡或暗,或夹癣条块,或少腹胀坠,或隐痛,或痛经,或崩漏等病症而日久不愈者。

  【出处】引自《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4.益黄八珍散

  【组成】党参24克,白术9克,茯苓12克,当归9克,生地黄12克,赤芍药9克,川芎6克,益母草30克,地憋虫9克,炒蒲黄9克,鸡血藤18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取此散50~70克,纱布包,水煎服,日服2次。亦可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益气健脾、活血凉血、通经止痛。

  【主治】月经先期或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漏下色污有块、痛经。

  【出处】引自《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5.复方益母膏(—)

  【组成】益母草400克,泽兰100克,桑寄生100克。

  【制法】青滋。将上述药材先行粉碎,加五倍量的清水,煮沸浸溃1小时,滤过,滤渣再加水浸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2次滤液,加热浓缩至膏状,调至重量为300克即得。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汤匙,每日服3次,温开水调服。

  【功能】养血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产后流血。

  【出处】引自《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王渭川方。


  6.复方益母膏(二)

  【组成】益母草10公斤,泽兰1公斤,桑寄生1公斤,凤仙花全草2株,五倍子150克。

  【制法】膏滋。将上述药材先行粉碎,加五倍量的清水,煮沸浸溃1小时,滤过,滤渣再加水浸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2次滤液,加热浓缩至膏状,调至重量为300克即得。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汤匙,每日服3次,温开水调服。

  【功能】养血调经。安神利尿。

  【主治】月经不调、产后流血。

  【出处】引自曹春林《中药制剂汇编》。


  7.琥珀散

  【组成】牡丹皮30克、赤芍药30克、莪术30克、三棱30克、刘寄奴30克、熟地黄(酒炒)30克,炒玄胡索30克、当归(酒浸)30克、乌药30克、官桂30克。

  【制法】散剂。先将前5味用乌豆1升,生姜250克(切片),米醋4升,同煮豆烂为度,焙干入后5味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克,每日服3次,于空腹食前以温酒调服。

  【功能】活血散疲、理气止痛。

  【主治】妇人室女月水凝滞、胁肋胀刺、脐腹疠痛不可忍,及恶露不下、血气攻心、迷闷不省、血气腹痛并治。

  【出处】引自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8.三神丸

  【组成】橘红60克,玄胡索30克,当归30克。

  【制法】糊丸。土药共研细末,和匀,酒煮米糊为梧桐子大,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9克(或70丸,加至100丸),空腹艾汤或米饮送下。

  【功能】活血调经、理气止痛。

  【主治】室女血气相搏、腹中刺痛、痛引心端、经行或经事不调,以致疼痛。

  【出处】引自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9.养血调经膏(二)

  【组成】当归15克,川附片15克,小茴香15克,高良姜15克,川芎15克,木香15克。

  【制法】膏药。上药用香油7500毫升炸枯去渣,熬沸;入黄丹3000克,搅匀,收膏。另配细料:青毛鹿茸240克,肉桂300克,沉香240克,混合研成细粉。每500克膏油兑细料9克,搅勾摊膏,大张药重21克,小张药重13.5克,手贮备用。

  【用法】外用。用时取膏药温热化开,贴丹田穴(一贴脐上)。

  【功能】养血调经、散寒止痛。

  【主治】妇女月经不调。

  【出处】引自王光清《中国膏药学》北京同仁堂经验方。


  10.千金调经散

  【组成】当归6克,川芎6克,白芍药6克(酒炒),人参3克,阿胶3克(炒)牡丹皮3克,肉桂3克,吴茱萸3克,麦门冬4.5克,姜半夏4.5克,甘草1.5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用30~50克,加生姜1~2片,水煎服,每日服2次。

  【功能】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主治】妇人月经不调,或曾经小产,或带下二十六病腹痛,口干,或发热、小腹痛急、手足烦热、六腑不调、时时泄血,胞宫虚寒、久不怀孕。

  【出处】引自明代龚延贤《万病回春》。


分享到:

已有(0)位访客点赞

 以下是对 [调理月经不调的中药民间偏方3]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