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根据要求在空腹或餐后固定时间或随机采集全血2-3ml,抗凝或不抗凝,立刻送检。血标本如不立即进行测定,由于糖酵解酶的作用可使血糖含量降低。现常采用2mg草酸钾及2.5mg氟化钠抗凝1ml血。其机制是:氟离子抑制糖酵解的烯醇化酶,防止糖酵解。氟离子与烯醇化酶活性必需的Mg2+和无机磷酸盐形成复合物,继而干扰该酶和其底物的结合。氟离子也结合钙而抗凝,但数小时后亦可凝固,加人草酸钾则可抑制。血清、血浆应在血液采集1小时内尽早分离。
【测定方法】
1.葡萄糖氧化酶法葡萄糖氧化酶(GOD)是指与葡萄糖反应而不与其他糖及其衍生物反应的单一酶制剂,因而测定的特异性较高。
2.己糖激酶法。
3.葡萄糖脱氢酶法。
4.邻甲苯胺法。
5.氧化还原法。
6.氧电极法和酶氧化电极法。
7.激光红外分光分析法。
【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受各种因素的调节,血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从而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1生理性变化生理性增高多见于餐后1-2小时,摄人高糖食物后,情绪紧张时肾上腺分泌增加等;生理性降低多见于饥饿,长时间剧烈活动后及妊娠、哺乳等。另外注射葡萄糖、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后增高;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降低。
2.病理性增高
(1)糖尿病:其血糖升高的程度常受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的情况而改变。重者空腹血糖可高达28mmol/L,超过此值,常有昏迷的可能。
(2)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多:如腺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库欣综合征;肾上腺髄质功能亢进如嗜铬细胞瘤;甲亢等,但一般空腹血糖轻度增高,不超过8.3mmol/L。
(3)胰腺炎、胰腺癌等弥漫性胰腺疾患:空腹血糖可升高,除严重病例外,一般不超过8.3mmol/L(150mg/dl)。
(4)中枢性疾病:如颅内疾病、脑震荡、脑出血、脑炎、脑膜炎等以及严重感染疾患、毒血症等,由于机体对病理损伤的反应,可能出现明显的高血糖。
(5)麻醉常可出现高血糖,而且血糖升高的程度与麻醉的种类和时间的长短有关,有时可高达11mmol/L(200mg/dl),并出现尿糖。
(6)抽搐,某些疾病的终期,糖原分解加速可出现轻度高血糖,一般不超过9~10mmol/L(l60~180mg/dl)。
(7)脱水、窒息可引起酸中毒及糖原分解增多,而出现高血糖。
3.病理性减低
(1)接受超高剂量胰岛素或降糖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2)胰岛β细胞瘤患者可出现严重低血糖,甚至在清晨或饥饿禁食时,血糖可测不到。
(3)甲减,如呆小症、黏液性水肿等。
(4)腺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所致皮质类固醇不足。
(5)血糖来源减少,如长期营养不足,严重肝炎及肝硬化、1型及2型糖原储积症(1型因肝脏缺乏葡萄糖-6-憐酸酶,该酶系分解糖原的必需酶)、酒精中毒(乙醇在肝中代谢抑制了糖原的异生)、倾倒综合征(胃次全切除术)、慢性腹泻吸收不良及脂肪泻等。
(6)血糖损失过多,如根皮苷引起的肾小管性糖尿。
(7)新生儿(母亲患糖尿病)、早产儿和低体重婴儿初生头几天可出现暂时性低血糖,甚至可低至1.4mmol/L(25mg/dl)。
(8)胰岛外肿瘤患者,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另外有些肿瘤细胞可能产生类似胰岛素的蛋白质,而引起低血糖。
分享到:
上一章: 治疗宫颈炎的中药偏方4
下一章: 治疗妊娠病的偏方5
推荐阅读
名医介绍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