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人气医生

科室

前列腺炎支原体膀胱炎输卵管堵塞、积水

您当前位置:疑难病咨询医疗网 >> 专家博文 >> 妇产科 >> 妇科 >> 浏览文章

治疗带下病的中药偏方8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日期:2015年10月31日访问:

带下病


  37.卷柏丸(二)

  【组成】卷桕30克,牡蒙30克,藁本30克,炒当归30克,熟地黄30克,柏子仁30克,炮干姜30克,禹余粮30克(煅,醋淬2次),白薇30克,川芎22.5克,石斛22.5克(去根),桂心22.5克,炮附子22.5克,五味子22.5克,防风22.5克,吴茱萸22.5克,炙甘草22.5克,牛膝22.5克,桑寄生22.5克,川椒22.5克,人参22.5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为细末,和匀过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30丸,早晨空腹以及晚上食前以温酒送服。

  【功能】暖宫温阳、散寒除湿。

  【主治】寒湿客于阴道、性欲减退、带下色白、阴道冷痛、小腹隐痛、舌质紫或晦暗、脉沉细。

  【出处】引自宋代《太平圣惠方》。


  38.健脾止带膏

  【组成】党参200克,白术150克,白芍药150克,怀山药150克,薏苡仁300克,扁豆300克,茯苓200克,莲子150克,芡实200克,白果100克,苍术100克,煅龙骨300克,煅牡蛎300克,陈皮50克,升麻30克,甘草50克。

  【制法】膏滋。上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再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克,每日服2次,开水调服。

  【功能】健脾利湿、敛涩止带。

  【主治】白带(脾虚型)。多表现为带下色白、稀薄量多、神疲乏力、纳差便溏。可用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宫颈癌、子宫肌瘤等引起的病理性白带。

  【出处】引自汪文娟《中医膏方指南》。


  39.益肾止带膏

  【组成】鹿角胶200克,龟板胶150克,菟丝子200克,潼蒺藜200克,杜仲150克,肉苁蓉300克,怀山药300克,莲子150克,芡实200克,山茱萸150克,金樱子200克,桑螵蛸150克,煅龙骨300克,煅牡蛎300克。

  【制法】膏滋。上药除鹿角胶、龟板胶外,其余药加水煎煮者3次,滤汁去渣,合并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再将鹿角胶、龟板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打样,冲入清膏和匀,然后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克,每日服2次,开水调服。

  【功能】益肾助阳、固本止带。

  【主治】白带(肾虚型)。多表现带下色白如水、腰膝_、头暈耳鸣、小便清长。可用于疾病引起的病理性白带同“脾虚证”。

  【出处】引自汪文娟《中医膏方指南》。


  40.清利止带膏

  【组成】龙胆草50克,山栀100克,黄芩150克,黄柏100克,车前子300克,泽泻150克,茯苓200克,猪茯苓200克,土茯苓300克,椿根皮200克,牛膝150克,生地黄150克,甘草50克。

  【制法】膏滋,上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加浓缩汁成清膏,再加白砂糖300克,收膏即成、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克,每日服2次,开水调服。

  【功能】清热利湿止带。

  【主治】白带(湿热型)。多表现为带下色黄如脓或米泔、阴部瘙痒或灼热疼痛、小便赤黄。

  【出处】引自汪文娟《中医膏方指南》。


  41.益气固肠丸

  【组成】当归60克,白术60克,苍术60克,白茯苓60克,陈皮60克,白芍药60克,熟地黄45克,半夏45克,椿根白皮36克,牡丹皮36克,黄柏36克,防风27克,甘草30克,升麻24克。

  【制法】糊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过筛,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百丸,每日服1~2次,空腹米汤下,盐汤亦可。

  【功能】和脾胃、燥中宫之湿、提下陷之气、化痰清火。

  【主治】赤白带下、肚腹疼痛。

  【加减】一方加香附、枳壳。

  【出处】引自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


分享到:

已有(0)位访客点赞

 以下是对 [治疗带下病的中药偏方8]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