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清肝利湿散
【组成】菌陈30克,龙胆草10克,车前子10克,黄柏10克,柴胡5克,白芍药10克,乌梅30克,生地榆30克,生薏仁30克,乌贼骨20克,白果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
【功能】清肝利湿止带。
【主治】带下病(肝经湿热型),症见带下淋漓不断,呈黏黄或黄白相兼,有特殊臭味、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筋萎阴湿、热痒阴肿、便血或小便赤涩、腹中作痈、舌红、苔白黄、脉弦滑或滑数。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
43.归苓散
【组成】当归尾18克,赤芍药12克,银花18克,土茯苓30克,苦参15克,黄柏9克,苍术12克,猪苓12克,泽泻9克,木通9克,车前子12克,甘草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d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同时取此散15克,布包,用沸水300-500毫升冲泡15分钟,趁热熏洗阴部,再坐浴。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
【功能】清热解毒、渗湿止带。
【主治】带下病(湿毒型)。症见带下量多、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或如脓样、有臭气、或腐臭难闻。小腹作痛。烦热口干、头晕、大便干结、小便黄少、舌红苔黄干、脉数。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
44.健脾丸
【组成】党参9克,白术12克,生山药30克,云茯苓50克,白芍药10克,车前子10克,芥穗炭6克,杜仲炭8克,柴胡3克,甘草5克,陈皮8克,苍术9克,芡实12克,生牡蛎12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过筛,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连服10天。不应,再服。
【功能】益气健脾、燥湿止带。
【主治】带下病(脾虚型)。症见带下色白或淡黄、绵绵不断、面色胱白、或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倦,钠少便溏、两足跗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
45.温肾丸
【组成】菟丝子9克,茯苓12克,沙苑蒺藜9克,淡苁蓉6克,芡实12克,制附子3克,补骨脂12克,艾叶4.5克,鹿角霜4.5克,知柏地黄丸30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为细末,和匀过筛,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温黄酒送服。连服500克,以巩固疗效。
【功能】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主治】肾阳虚带下。症见白带清稀、量多、质稀薄、冬日淋漓不断、腰酸如折、少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
46.赤白带膏
【组成】炒知母120克,炒黄柏120克,白花蛇舌草300克,土获茶300克,蜀羊泉300克,制大黄100克,炒丹皮100克,椿根皮120克,鸡冠花120克,贯众炭150克,乌贼骨150克,赤石脂120克,熟女贞150克,墨旱莲300克。
【制法】膏滋。上药加水煎煮3次,滤汁去渣,合并3次滤液,加热浓缩成清膏,再加白砂糖300克,收膏即成。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克,每日服2次,开水调服。
【功能】清热解毒、凉络滋肾涩带。
【主治】湿毒炽盛、脉络受损、带下赤白。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
分享到:
上一章: 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药偏方2
下一章: 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药偏方3
推荐阅读
名医介绍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