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温阳止血散
【组成】潞党参12克,生黄芪30克,炒当归9克,熟附块9克,牛角腮9克,生地炭20克,炮姜炭3克,白芍药12克,煅牡蛎30克,蒲黄炒阿胶9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3次,开水冲服。
【功能】补肾健脾、温阳止血。
【主治】月经周期延后,甚至二三月一行,量多如崩、血色淡红、质稀薄、经期延长、面色白、头晕气短、乏力畏寒、或兼大便不实、神疲肢软。舌质淡红、或嫩红、舌苔薄、脉细软或虚。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
12.益气丸
【组成】熟地黄20克,山药15克,白术15克,巴戟天15克,菟丝子15克,川续断15克,桑寄生15克,黄芪40克,海螵鞘25克,炒地榆50克。
【制法】水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6〜9克,每日服3次,温开水并加少许送服。
【功能】补阳益气、脾肾兼治、调补脾肾之阳。
【主治】崩漏(脾肾阳虚型)。症见月经初则淋漓不断,久之大下、经色稀淡、臭腥、腹中冷痛、喜温喜按、头眩健忘、腰酸腿软、尿频、白带下注、大便溏薄、面浮肢肿、面色晦黯、口不干不渴、舌质淡润、脉象沉弱。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
13.化瘀散
【组成】蒲黄炭9克,赤芍药9克,泽兰9克,川芎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莪术9克,卷桕9克,川续断9克,炙甘草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温酒、童便各半冲服。
【功能】活血、化瘀、止血。
【主治】崩漏(血瘀型)。症见阴道出血或多或少,或有血块、腹痛拒按、下血后腹痛减轻、脉沉弦、舌质黯、或有瘀点、苔薄。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
14.固经口服液(二)
【组成】桑寄生30克,川续断12克,乌贼骨12克,生龙牡20克,绵黄芪20克,焦白术20克,干生地20克,炒白芍10克,醋柴胡6克,炒茜草6克。
【制法】浓缩汁。上药加水煎煮3次,分次过滤,合并绿滤液,加热浓缩成口服液。每毫升含生药2次。储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能】平补肝肾、兼事扶脾。
【主治】肝气郁滞所致之崩漏、并无偏阴虚或偏阳虚之表现。
【出处】引自《名医治验良方》。
15.鸡血藤散
【组成】鸡血藤30克,白茅根30克,益母草30克,鹿角霜15克,川楝子炭15克,红花炭15克,仙鹤草15克,大蓟15克,茜草炭15克,生黄芪20克,党参20克,川续断10克,杜仲10克,白术10克,生甘草10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直至痊愈为止。
【功能】益气活血、凉血止血。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
【加减】若伴发热明显者,加败酱草2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0克,;出血量多者,加血见愁25克,墨旱莲25克;漏下有血块者,加三七10克,蒲黄炭10克;腹痛明显者,加白芍药30克,延胡索10克,川芎10克。
【出处】引自《集验中成药》。
分享到:
上一章: 治疗先兆流产的偏方1
下一章: 没有了
推荐阅读
名医介绍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