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芎芪丸
【组成】干姜30克,附子30克,山萸肉30克,川续断30克,川芎30克,白芍药30克,蒲黄30克,生地黄21克,白术60克,菟丝子60克,肉苁蓉60克,黄芪60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30丸,每日服1--2次,空腹煎木香汤或热米汤送服。
【功能】补冲任、止胎漏。
【主治】先兆流产、子脏风冷、腰腹疼痛,或久无子息,或妊娠损堕。
【出处】引自淸代《杨氏家藏方》。
17.安胎益母丸
【组成】益母草100克,香附40克,川芎40克,当归40克,川续断30克,艾叶30克,白芍药30克,白术30克,杜仲30克,党参30克,茯苓30克,砂仁20克,阿胶20,黄芩20克,陈皮20克,熟地黄100克,甘草10克。
【制法】蜜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4.5克,密贮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功能】调经、活血、安胎。
【主治】先兆流产、气血两亏、月经不调、胎动不安。
【出处】引自《中药成方制剂》。
18.二气丸
【组成】艾叶30克,阿胶15克;
【制法】糊丸。上药共研细末,和匀,以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50丸(约6克),每日服1--2次,空腹以米汤送服。
【功能】活血散寒、养血安胎。
【主治】先兆流产、胎漏。
【出处】引自宋代《普济方》。
19.艾叶散
【组成】艾叶15克,黄芩15克,黄连30克,茯神30克,桑耳30克,代藉石30克,厚朴30克,白茅根30克,白芷30克,阿胶30克,白术21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毎次服15克,加生姜5片,水煎,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功能】健牌和胃、淸热安胎。
【主治】先兆流产、妊娠胎漏下血。
【出处】引自宋代《圣济总录》。
20.加味二黄散
【组成】生地黄9克,熟地黄9克,旱莲草9克,女贞子9克,白术6克。
【制法】散剂。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
【功能】养血滋阴安胎。
【主治】先兆流产、妊娠血虚、胎漏下血、量少色淡、头晕目眩。
【出处】引自《中医妇科治疗学》。
分享到:
上一章: 治疗产后发热的中药偏方2
下一章: 治疗产后关节痛的中药偏方1
推荐阅读
名医介绍
资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