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热型见小便不爽、点滴而下,咽干,烦渴欲饮,气促,或兼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数。肝郁气滞型见情志不舒,多烦易怒,小便不通或不畅,胸胁胀满,舌红,苔薄或薄黄,脉弦。湿热蕴结型见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或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渴口苦不欲饮,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数。
痰阻滞型见小便阻塞不通或点滴而下,尿细如线,时断时续,小腹及会阴刺痛。腰部酸软,皋丸、会阴坠胀,舌质紫暗,脉细涩。脾气虚弱型见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不畅,神疲肢倦,纳呆,气短而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肾阳亏虚型见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眯白,神气怯弱,畏寒,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沉。肾阴亏虚型见时欲小便不得尿,咽干欲饮,心烦,手足心热,舌质光红乏津,脉细数。
针灸治疗,早在秦汉时期即有大量记载,《灵枢》记载刺灸委阳、委中、太阳大络、足少阴、足太阳I抵上、阴蹄、三毛上及络、足太阴、足厥阴等穴治疗。《金ME要略》记载,刺泻劳宫、关元,治疗妇人之伤胎“小便不利”。《脉经》采用钊·横骨、关元治疗“小便难”。
《甲乙经》中有56条文献44个穴位组织涉及本病,如取漏谷、足五里、横骨、委中、肾俞、关元、行间、承扶、阴陵泉等。《千金要方》中有50条文献涉及此症,灸脐下1寸、八骼、曲骨端、玉泉、94i棵白肉际和两手脚大指爪甲际等可治本病。《医心方》记载了用熨法、灸关元、敷脐等疗法。《针灸资生经》用灸第二m下奇穴、灸足厥阴脉的方法。《世医得效方》记录了本症的民间经验:熨法、掩脐法、涂脐法、火灸法。
《标幽赋》、《流注指要赋》、《杂病学法》则记载了用偏历、阴陵泉、水道、足三里怡疗本病。明清医家汇总了诸家经验,现代有较多的报道,均肯定了针灸疗法治疗本病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