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热止血汤:
药方组成:生地30克 黄芩9克 丹皮9克 地骨皮15克 地榆30克 棕榈炭30克 阿胶15克(烊化另入) 甘草9克
功效:清热止血。
主治:崩漏之血热型,现代医学上的月经量大、子宫内膜增厚。症见阴道骤然下血甚多,血色鲜红,烦热口渴,睡眠欠佳,面色潮红、腰酸、心慌气短 ,倦怠乏力,舌红苔黄、脉象数大。
用法:先将药物用冷水适量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武火(温度较高),煮沸后文火(温度较低),煎20-25分钟,二煎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 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50-300毫升为宜,每日服1剂,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温服1次;1日1剂,连眼5-10剂为1个疗程,待下次月 经来潮时,原法再服1个疗程。
处方详解:方中生地、地骨皮清热养阴,使热去而不伤津;黄芩、地榆、丹皮清热凉血;阿胶补血止血;棕榈炭收敛止血。诸药配合,清热养阴,凉血 止血之功。
加减:如证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症状,为肝经火炽。治宜平肝清热,佐以止血,宜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益母草、炒蒲黄、 血余炭,以止血、活血调经。
2.祛瘀止崩汤:
处方组成:柴胡10克 赤芍12克 当归10克 生地15克 红花10克 桔梗10克 牛膝12克 香附12克 阿胶10克 栀子12克 丹皮10克 黄芩15克 甘草8克 鲜藕节3 块
功效:活血逐瘀,凉血止崩。
主治:适用於血瘀、气滞、血热型之崩漏,月经失崩漏等证也可应用此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早饭前、晚饭后温水送服,其中阿胶洋化。
方解:崩漏即崩中漏下,指在非经期忽然阴道或持续淋潇不断出血。崩漏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脏腑气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经血从胞宫非时妄 行,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不外乎肝不藏血血热妄行,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肾虚亏损冲任失调等。常见病因有血热、血虚、血瘀等 。可突然发作,亦可由月经失调发展而来。
本方系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方基础上加减而成。使用时若出血量多加地榆炭、棕榈炭或焦栀、香附炭;出血日久者,黄芪,阿胶加量;出血量多, 热象明显者,加重生地、黄芩用量;出血最多,夹有瘀块,小腹痛者,加蒲黄炭、五灵脂、泽兰。
3.补益冲任汤:
处方组成:小茴香3克 炒当归9克 鹿角霜6克 女贞子12克 沙苑蒺藜9克 党参15克 淡苁蓉9克 补骨脂12克 淡竹茹15克 紫石英I2克 枸杞子9克 早莲草9 克
功效:补冲任,益肝肾。
主治:崩漏久治不愈(包括经西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或人流后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或疑似子宫内膜异位等。
用法:崩漏一般以塞流止血为多,摄止以后,即服用本汤来补益冲任,以复其正,连服一、二个月,每日煎服一剂,崩漏不再复作。
本方用于辨证属冲任虚寒者,一般不做加减,可适用于证见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精神蒌靡,头晕虚眩,面色晦黯,尿频而长,大便溏薄,舌 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微弱,尺脉尤甚。